本校秉持「技術專業、人文關懷」教育宗旨,民國88年3月1日成立通識教育中心時,即以「全人教育」為目標,透過通識課程規劃,以期培育出具備人文胸懷的專業人才,使本校成為兼融民生科技、社區關懷,與社會緊密互動的一流學府。
103學年度,人文暨通識教育學院成立,通識教育中心轉以全校通識課程發展與規劃為主要工作,在技職教育架構之下,扮演科技與人文領域平衡的角色,與專業領域課程共構多元學習網絡,並以「人文與思維」、「內省與關懷」、「科學與邏輯」、「表達與創意」為通識課程核心能力。
通識教育中心核心能力及量測指標 | |||
核心能力 | 定義 | 量測指標 | |
人文與思維 | 以人文精神觀察社會現象,建構多元文化理念。 | (1) 能建立人文、社會科學的基本概念與理論。 | 認知 |
(2) 能培養欣賞、體悟多元文化與人文內涵之美。 | 情意 | ||
(3) 能以人文社會學的知識,建構多元文化理念。 | 技能 | ||
內省與關懷 | 能主動關懷群己、環境,養成自我覺察的內省思維。 | (1) 能檢視自己與群我、環境的關係,進行自我省思。 | 認知 |
(2) 能形成對群己、環境的關懷產生價值感,成為態度。 | 情意 | ||
(3) 能統合內觀反省,建立對群己、環境主動關懷的行為。 | 技能 | ||
科學與邏輯 | 能進行科學觀察與分析,檢視事物邏輯關聯,提出批判性思考。 | (1) 能評析對事物的思維與表述內容結構是否完整。 | 認知 |
(2) 能養成具有科學邏輯思維的學習方法,進行有效的溝通與表達。。 | 情意 | ||
(3) 能建立適當工具與方式表述,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。 | 技能 | ||
表達與創意 | 能感知創意元素,運用各種形式溝通表達並展現創作能力。 | (1) 能建立具有創意性的思維與表現。 | 認知 |
(2) 能建構創意美感與溝通表達的思維。 | 情意 | ||
(3) 能開發富創意性的表現方式,運用於生活與工作之中。 | 技能 |